发布时间:2018-06-06
如果没有大象,泰国的历史可能要重写。
这句话是泰国人经常说的。
能够改写历史的大象自然值得一说。
在泰国之外的国度,当你看到某户人家的正门两侧摆放有木雕大象,大抵可以确认这是泰裔门庭了。类似于华人摆放石狮子,以冀驱邪镇妖,保家宅平安。这样的常识推断,可以延及到文化、艺术领域,凡以大象为表现对象的艺术品,如壁画、壁挂、舞蹈、木雕、工艺品等几乎可以断定来自泰国。泰国人家里的中堂,不是佛陀就是象神的神圣领地,其他的神祗是无福消受的。
泰国人对大象的喜爱和尊崇是登峰造极的了。
当大象招摇过市,坐在象背的主人是很得意的。因为他知道,前方肯定会有人很尊敬地向他打招呼,请求从象身下穿过。穿过象身,是泰国独特的一幕风景。泰人以为这样能带来好运。这都源起于一场梦和一场战争。
传说,佛祖的母亲在生佛祖前夜梦见白象,故佛徒自古就把发现白象作为国运昌盛的吉兆,白象也就成为瑞兽。很早的时候,泰王室就下颁谕文,凡是捕到白象必须贡献给王室。拉玛二世治下期间获得3头珍贵的白色公象,龙心大悦,特谕令将红色的国旗绘上白象形象,于是泰国有了白象王国的别称。拉玛五世时期才将国旗改为红白蓝三色,沿用至今。
大城王朝时期,白象还被作为“友好使者”送到中国。据《明史》卷324暹罗条记载:“三十二年遣使贡白象及方物,象死于途,使者以珠宝饰其牙,盛以金盘,并尾束献,帝嘉其意,厚遣之。”
世上没有肤色毛色纯白的大象。白象一词是欧洲人的误译。泰国人认为,“凡四足丰满如柱,臂大背圆脖粗,走路昂首,两牙硕大的象便是瑞象。”欧洲人习惯称为白象。
一场梦,成就了一个庞然大物登堂入室的美梦。
大象在泰国能够走上神坛,当然不是无功受禄,浪得虚名。
大象首先以其英勇气概和牺牲精神博得了战神的英名,才得以一步一步走上神坛的。
早在大城王朝时期,在一次泰缅关键之战中,数百头大象载着泰国将士冲锋陷阵,头拱脚踢,打败了缅军,使得一度沦为缅甸属国的泰国重新获得独立和自由。后来泰国人为了纪念扭转乾坤的大象,特地在素辇府修筑象战纪念塔。从此开始,大象确立了自己的尊严和地位。一头有功的战象,还受到封官晋爵的待遇,爵位高至“昭帕耶”,相当于中国古代“公、候、伯、子、男”中的“公爵”。
每年的11月17-18日,素辇府都举行一年一度的大象节。大象披上古时的战袍,列阵游行,威风凛凛,一派王者威仪。
今天在泰国考艾山国家公园幸福生活的8000头大象,应该感谢祖先的荫庇。我们也应该感谢战死沙场的大象,是它们赢来了尊重,赢来了保护,免去了人类贪婪的猎杀,我们才得以幸运地领略到陆地最大生灵的卓越英姿。
战争不再,象神逐步走下神坛,融入了极其世俗化的泰国社会。对于游客来说,看到的大多数是大象的踢球表演、抛人杂耍。在摩天大楼的阴影下,大象的最高奢望仅是游人手中的芭蕉而已了。有谁还能听到大象沉稳雄浑的嘶鸣?
大象还会嘶鸣吗?
(摘自《泰国-温润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