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司介绍经营商品泰国风情公司相册合作单位行业动态用户留言联系我们

进口天然乳市场迎来新机遇:政策调整与消费升级驱动行业变革

发布时间:2025-04-28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增强和消费结构升级,进口天然乳制品在中国市场的需求持续增长。行业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3年,国内进口液态乳及乳制品总量同比增幅达18.7%,其中天然乳品类占比超过40%。这一趋势背后,既有政策端对进口乳制品准入条件的优化,也折射出消费者对高品质、高安全标准乳制品的迫切需求。



政策红利释放进口门槛优化推动市场扩容 2023年,中国海关总署联合农业农村部发布《进口乳制品检验检疫新规》,进一步简化了部分天然乳制品的通关流程,并对符合国际标准的乳源产地实施"绿色通道"政策。新规明确,对来自欧盟、新西兰、澳大利亚等主要乳制品出口地的低温杀菌乳、有机乳等产品,实行优先检验和快速放行机制。业内人士分析,此举将显著降低进口天然乳的物流成本,缩短供应链周期,为终端市场价格稳定性提供保障。


与此同时,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乳制品贸易合作持续深化。截至2023年底,已有12个国家的34家乳制品生产企业通过中国海关的认证注册,新增准入品类包括水牛奶、山羊乳等特色天然乳产品。政策端的开放不仅丰富了市场供给,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元化的选择。



消费升级驱动健康需求催生高端化趋势 在需求侧,天然乳制品的快速增长与消费者对食品健康的关注密不可分。根据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的调研数据,约67%的消费者在选购乳制品时优先考虑"无添加剂""低脂低糖"等标签,而进口天然乳因严格的原料标准和加工工艺成为首选。


值得注意的是,有机天然乳的市场份额正加速扩大。2023年,国内有机液态乳进口量同比增长29%,其中来自德国、丹麦等国的有机巴氏杀菌乳销量翻倍。这类产品凭借"零抗生素残留""非转基因饲料喂养"等卖点,成功吸引中高收入家庭及年轻消费群体。此外,针对乳糖不耐受人群开发的A2β-酪蛋白天然乳、植物基混合乳等创新品类,也在进口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供应链挑战冷链物流与本土化竞争并存 尽管市场前景广阔,进口天然乳行业仍面临多重挑战。首先,产品保质期短、运输条件苛刻的特性对跨境冷链物流提出更高要求。以需全程2-6℃保存的巴氏杀菌乳为例,其从海外工厂到中国零售终端的平均损耗率仍高达8%-12%。部分企业尝试通过"保税仓前置"模式缩短运输时间,但仓储成本上升与终端价格之间的矛盾尚未完全解决。


另一方面,国产乳企的崛起加剧了市场竞争。近年来,国内牧场通过引进良种奶牛、升级灭菌技术,在鲜奶品质上逐步缩小与进口产品的差距。第三方检测报告显示,2023年国产超高温灭菌乳的蛋白质含量和菌落总数指标已接近欧盟标准。这一变化促使进口品牌加速差异化布局,例如聚焦稀缺奶源、强化"草饲""低碳"等可持续标签。



未来展望技术赋能与市场细分成关键 行业预测显示,2024年进口天然乳市场规模有望突破500亿元人民币,但增长模式将从"量增"转向"质变"。一方面,区块链溯源技术的应用正重塑消费者信任体系。通过扫描产品二维码,用户可实时查看奶源地环境数据、检测报告及运输轨迹,这一透明度提升措施或将成为进口品牌的标配。


另一方面,细分市场的精准开发将成为竞争焦点。例如,针对儿童群体的DHA强化乳、面向健身人群的高蛋白天然乳等定制化产品陆续进入市场。跨境电商平台的消费数据也显示,三线及以下城市的进口乳制品购买力同比提升45%,下沉市场潜力亟待挖掘。



结语 进口天然乳市场的快速发展,既是全球化供应链整合的成果,也是中国消费升级的缩影。在政策支持与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行业需进一步平衡品质、效率与成本,同时借助技术创新提升服务能力。未来,谁能率先破解冷链痛点、抓住细分赛道机遇,谁就能在千亿级市场中占据先机。


上一篇: 广东乳胶供应链优化升级 区域产业竞争力持续提升

下一篇: 进口天然乳胶:全球采购的优势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