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司介绍经营商品泰国风情公司相册合作单位行业动态用户留言联系我们

进口天然乳市场持续升温 政策调整与消费升级驱动行业新格局

发布时间:2025-03-15


一、进口天然乳市场持续扩容 供需两端呈现新特征 近年来,我国进口天然乳制品市场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8月,国内天然乳进口总量同比增长12.3%,其中液态奶、奶粉及乳清蛋白等品类占比超七成。从来源国看,新西兰、德国、澳大利亚仍为主要进口国,合计市场份额达65%以上,但北欧国家乳制品的进口量近年呈现显著上升趋势,年均增幅突破20%。


业内人士指出,进口天然乳市场扩容主要受多重因素推动一方面,国内消费者对高品质乳制品的需求持续上升,尤其关注“天然”“零添加”等产品标签;另一方面,跨境电商及线下高端商超渠道的完善,进一步降低了进口乳制品的流通成本。与此同时,国际市场乳源价格波动、海运成本变化及贸易政策调整,也为行业发展带来不确定性。


二、政策规范趋严 进口乳品准入门槛再升级 为保障进口乳制品质量安全,近期相关部门针对天然乳进口流程及检验标准出台多项新规。2023年9月,海关总署发布《进口乳品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修订版)》,明确要求进口乳制品需提供更详尽的产地认证、加工工艺及营养成分检测报告,同时对婴幼儿配方乳粉等高风险品类实施“批次全检”。


新规实施后,部分中小型进口商因无法满足检测成本要求而选择退出市场,行业集中度有所提升。此外,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多部门开展的“进口乳制品标签专项整治行动”已覆盖全国主要口岸,重点查处虚假标注“有机”“草饲”等误导性宣传行为。业内人士认为,政策趋严将加速行业洗牌,长期利好规范化运营的头部企业。


三、消费场景多元化 细分品类成增长引擎 随着健康饮食理念的普及,进口天然乳制品的消费场景逐步从传统家庭饮用向餐饮、烘焙及功能性食品领域延伸。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用于咖啡调制的进口低温杀菌牛奶需求量同比上涨38%,而高蛋白乳清粉在健身代餐产品中的应用比例亦增长25%。


细分市场中,以“A2β-酪蛋白”“有机牧场”为卖点的乳制品表现尤为突出。某电商平台统计显示,2023年“618”促销期间,标注“A2型牛奶”的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210%,部分北欧产区的有机乳酪单品销量翻倍。分析指出,消费者对乳制品的功能性需求正从基础营养补充转向精准健康管理,推动进口品类进一步分化。


四、供应链风险与本土化竞争并存 尽管进口天然乳市场前景广阔,但供应链稳定性仍是行业面临的挑战。2022年以来,国际海运周期延长、部分地区疫病导致的奶源减产等问题,导致进口乳制品价格波动频繁。以新西兰产全脂奶粉为例,其到岸价格在2023年第二季度一度同比上涨18%,部分经销商库存周转周期延长至60天以上。


与此同时,国内本土乳企加速布局高端产品线,通过自建牧场、优化杀菌工艺等方式提升品质,与进口乳制品形成竞争。行业报告显示,2023年国产低温鲜奶的市场占有率已提升至67%,在“短保”“本地奶源”等维度占据优势。专家建议,进口乳品牌需强化差异化定位,例如深耕稀缺奶源、小众乳种(如山羊乳、水牛乳)等细分赛道以维持竞争力。


五、质量安全受关注 消费者教育需加强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近期发布的抽检结果显示,2023年进口乳制品抽检合格率为99.2%,较2022年提高0.5个百分点,但仍存在少量产品因微生物超标、添加剂违规使用等问题被通报。监管部门提醒消费者,购买进口乳制品时需认准中文标签、检疫证明及追溯二维码,避免通过非正规渠道采购。


行业机构呼吁加强消费者教育,例如普及乳制品营养成分差异、储存条件等知识。调查显示,超四成消费者对“巴氏杀菌”与“超高温灭菌”工艺的区别认知模糊,而约三成用户误将“进口奶源”等同于“原装进口”。专家表示,明确信息传递有助于减少市场误解,推动行业良性发展。


六、未来展望技术创新与绿色供应链成关键 展望2024年,进口天然乳市场或将迎来新一轮技术升级。例如,部分企业开始探索区块链技术应用于供应链追溯,以实现从牧场到货架的全流程透明化管理。此外,低碳包装、节能运输等绿色供应链实践也逐渐成为国际乳企的布局重点。


政策层面,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乳制品贸易合作有望深化。2023年10月,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签署的农业合作备忘录中明确提出扩大乳制品双向贸易,或为市场注入新增量。分析认为,在消费升级与政策引导的双重驱动下,进口天然乳行业将逐步从规模扩张转向高质量发展。


(全文完)


上一篇: 进口天然乳市场持续升温 消费升级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下一篇: 进口天然乳胶:全球采购的优势与挑战